经观调研 | 中小企业期待更多展会
本报记者 高若瀛 北京报道参加展会还是遥遥无期。
对于耗材制造商陈秋实来说,他从今年5月就期待参加的中国(北京)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展(China P&E),延期到了12月。
这两年刚开始参加展会的他,忧心忡忡:“中山市8月底办了首届影像设备展览会,却赶上了台风和深圳疫情,几乎没有流动性,第一期就没有开门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种情况不是最糟糕的。陈秋实去年预订了深圳一个新能源电池展,钱都交了,本来今年5月份开展,现在推到无影无踪。他期待的北京摄影展,“好歹有个日子可以盼”。
柔性材料智能裁剪的系统解决方案商爱玛数控,去年5月底参加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知名行业展——国际鞋材鞋机展时就遭疫情突袭。
董事长王国权在5月30日刚布置好展位,当天下午就被通知:31日晚10时起实施离粤需持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
“我们是兴冲冲一早到广州,却连夜要弄走设备,转天一早坐飞机走人。”王国权说,这导致展会基本上也没有客源,只剩参展商自娱自乐。他布展投入的50多万元,也都打了水漂。
今年踩雷的深圳亚宠展和成都汽车展,更是在企业间广泛流传。因疫情临时通知展会暂停,很多参展商猝不及防、弃资连夜“逃离”。经济观察报记者粗略统计,仅2022年10月,全国就有接近110多场展会延期或改期。
在第四季度经观定期调研中,约53%企业表示:今年参加展会的数量相对于去年“变小”,53%的企业认为今年已参加展会的效果“低于预期”。低于预期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即:展会延期和客流不足。
耗时耗钱耗费人力去参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当各类展会被接连按下暂停键,对企业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国权说,爱玛数控就是过去20年通过参加展会找到客户,逐渐发展成为细分行业龙头的案例。他之所以重视展会,跟客户来源和企业发展模式有关。作为柔性材料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爱玛数控的业务场景涵盖日常生活的鞋服、家居用品、汽车用品以及一些细分领域,如电子产品保护套、运动护具等等。
客户产品的应用场景五花八门,这导致王国权要在不同类别的专业展会,寻找潜在客户。此外,爱玛数控的主要市场也不局限于国内,世界上人口集中、制造业发达的地区,都是王国权发展的重心。
“正常年份,我们一年要参加国内外大大小小近20场展会,这方面的预算在200万到300万之间。”王国权说,但今年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原本计划参加13场展会,截至采访,正式参加的只有两个。王国权说他的原则是:只要能开的都去。
在陈秋实看来,每个展会有自己的特色,像他期待的北京摄影展,去年参展时,逛展人各异,有导演、官员、高校教师等各种摄影爱好者和团体组织。他在展会上遇到了一位机械部退休的老干部,他说北京五环以内禁飞无人机,建议陈秋实设计一款高空杆,可以代替无人机在一些场合使用。
“我们设想高空杆还需要一个旋转云台,刚好展会上遇到合适的供应商,就对接上了。对方其实就在珠海,离我们工厂不远,这么多年,我们通过北京展会才认识。”那次展会回来,陈秋实就加班加点开发新产品,今年想再通过这次展会,把新品推出去,但一直没有等到机会。
尽管当前各种展会延期取消,王国权说,依靠过去20多年的客户积累,还是在他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只是在扩展业务时会不达预期;对于更多希望通过展会拓展市场、积累不够深厚的小企业来说,不能参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在王国权看来,参加展会简单说是企业获得订单最有效和直接的营销方式。往下细分会发现,参展不仅能树立维护企业形象、提升行业影响力,还可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既提高了拜访和洽谈效率,还能维护老顾客,做得好的企业还可海外参展,拓展海外市场。
如何高质量地参加海外展览、展现品牌价值,是王国权眼中,中国企业亟待补足的短板,“我们很多企业和主管部门对展会的理解,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物资短缺的逻辑上,海外参展不是摆地摊卖货,如何通过展会展现中国品牌,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