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点:广东再放大招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3月2日,广东省政府印发了《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两份政策文件,分别从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金融支持实体两方面来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实施“金融+”工程、金融支持房地产、稳外贸、稳投资、促消费、绿色金融等方面,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了“力争2023年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万亿元”等多个发展目标。《措施》则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等六大方面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企业活力。
(相关资料图)
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胡洪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东省首批出台了9份政策,是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第一波政策组合拳。据介绍,这9份政策除了上述两份之外,还有《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广东省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等。
胡洪还透露,在首批9份政策之后,第二批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涵盖了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统筹内外资一体化招商等领域,将尽快出台。
力争2023年新增
社会融资规模4万亿元
《行动方案》提出了2023年金融工作的总体目标。一方面,广东要继续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全年全省新增社会融资规模4万亿元,比去年增加了5000亿元,本外币存款、贷款、证券交易额和保费增速分别不低于10%、12%、15%和6%,带动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以强有力的金融要素保障支持广东省实现5%以上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广东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力争为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1万亿元以上,全年制造、科创领域的境内上市公司增加70家以上,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融资1.5万亿元左右,为县域振兴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融资1万亿元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此次《行动方案》重点从六个方面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保障。
第一,以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金融开放创新为重点,推动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广东将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丰富广州期货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服务功能,壮大法人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数字化发展水平。第二,立足制造业当家和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实施“金融+制造”“金融+科创”“金融+海洋”三大工程,推动金融、科技、产业高质量循环发展,形成“海洋牧场”等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第三,落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金融政策,切实做好对“保交楼”的金融支持工作,提供有效流动性支持满足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推动房地产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第四,聚焦稳外贸、稳投资、促消费,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结售汇、保险服务,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撬动社会投资,加大对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五,加大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金融支持。第六,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六方面激发企业活力
《措施》从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稳住外贸外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六大方面激发企业活力。
其中,在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方面,《措施》要求落实好阶段性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全面落实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符合要求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交易增值税由2%下调至0.5%。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重点推进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公司债券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政策落地见效。用好文化、旅游、体育发展等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2024年3月31日前继续按照100%比例暂退、缓交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促进出入境旅游有序恢复。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盘子”,积极争取国家土地、资金等政策支持。衔接推进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涉粤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库。围绕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半导体及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型储能、海上风电、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梳理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应用场景和创新需求,打造一批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标的,提振民间投资信心。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参与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在稳住外贸外资方面,支持企业参加广交会等重要展会线下展,办好超100场“粤贸全球”境外展,支持超1万家企业出海拓市场,重点开拓出口超千亿的重点市场。为企业赴境外参展、国际采购商入境采购提供便利化服务,助力企业抢抓海外订单。省市联动打造一批“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培育15个跨境电商产业园、15家超10亿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出台海外仓专项支持政策。做好全省加工贸易200强企业“一对一”服务,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