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资讯丨多地掀起重大项目“开工潮”

作 者丨凌晨


(相关资料图)

编 辑丨周上祺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各地正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潮。广东、湖北、湖南、陕西、河南、上海等地先后有大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资规模累计超万亿。

重大项目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压舱石。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时,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也提到:“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各地密集开工的重大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智能城市等,其中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等频繁出现在各地重大项目名单中。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一方面重大项目密集开工会为企业带来大量新增订单和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重大项目建设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及各地冲击年度经济目标的重要保障。”

重大项目密集开工

相比往年,今年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来得更早更快。

复工首日,雄安新区举行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43个,总投资416亿元,涵盖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相比去年,今年陕西省制造业项目投资提高41%,总盘中投资占比68%。制造业项目投资比例增加,产业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生荣介绍:“今年,陕西谋划省级重点项目643个,项目总投资2万亿元,年度投资4818亿元。”

距西安千里之外的长沙也于1月29日举行加快推进长沙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据悉,今年长沙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40个,计划总投资19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长沙集中开工项目和年度预估投资分别增长74个、13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8%、26%。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产业发展项目分别占项目总数和年度预估投资总量的62%、78%。

1月29日,深圳市举行2023年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新开工项目266个,总投资约3295.3亿元,2023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

此外,大连、武汉、成都等多地先后启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数超过3900个,总投资额度超过4.1万亿元。

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优化供给结构、持续扩大内需、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对于接下来重大项目如何进一步推进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陈耀认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政策护航与金融赋能至关重要。

央地支持联动发力

今年重大项目建设与有效投资如何走向?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召开的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力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加大相关领域投入。

具体来看,国家层面,春节前后将集中下达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将显著加大对中西部偏远地区信息网络建设投入,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地方层面,国家妨碍为将支持各地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建设债券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拓宽支持领域和适用范围,支持地方在公共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搭建平台,为经济转型和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条件。

政策支持为各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近日密集开工项目及投资清单中,先进制造业、科创产业及新基建成为今年重要关键词。

以陕西为例,李生荣在开工活动中介绍,把陕西在国际国内新领域新赛道具有新优势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000591)光伏、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等领域的项目谋划好实施好;围绕2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谋划实施“两链”融合项目、配套支撑项目,发展项目群产业群。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资料显示,今年贵州将加快推进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示范项目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推动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等试点验收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河南、江苏、湖南等地纷纷支持科创产业及新基建等相关重大项目建设推进。

“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将是稳增长重要抓手,大概率全年基建投资有望保持高景气度。”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以此驱动经济复苏、催化经济循环。”

金融工具赋能

陈耀认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及扩大有效投资的关键离不开金融加持。

此前国家发改委曾提出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继续用足用好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的经验做法,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资金,强化要素保障。

中诚信研报预计,2023年专项债将继续扩容,全年发行专项债5.4万亿元,新增限额3.8万亿元,节奏将继续前置。若专项债用作资本金比例小幅升至10%,理论上可拉动基建投资6万亿元。

“从往年情况来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成为基建项目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方式。其拉动的基建项目主要投向以传统基建为主。”陈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上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外,还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夯实有效投资扩大,刺激经济进一步释放活力。

E N D

本期编辑 林海铭 实习生余心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关键词: 重大项目建设